【资料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27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银行业、保险业在积极支持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积极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融资余额同比增长33.9%。
金融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末,企业类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7.9%,企业类信用贷款同比增长23.4%,循环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均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4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贷款平均利率同比下降0.25个百分点。
银行保险业持续加大对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资金支持,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支持力度。上半年末,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同比增长23.8%。积极支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上半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融资余额同比增长33.9%。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2023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5.73万亿元,同比多增2.02万亿元。6月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26.8万亿元,同比增长9.7%。
上述负责人表示,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切实做好对重点领域投资的融资保障。引导银行保险机构持续推进重点领域补短板,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将金融资源重点投向能源、交通、水利、物流、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余额同比多增 1.05万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多增1800多亿元。
此外,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也在强化对创新驱动和区域协调的金融支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信贷支持和保险保障,持续加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金融资源投入,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贷款余额不断增加。更好服务科技创新,更好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强化产业链水平,促进中小企业尤其是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
上述负责人说,下一步,金融监管总局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抓好前期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加大对扩大内需的金融支持力度,强化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