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张楚楚】
(资料图片)
5月19日,第32届阿盟峰会在沙特吉达召开,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也受邀参会,这是叙利亚脱离阿盟12年后首度回归阿盟大家庭,自然受到外界关注:这预示着叙利亚问题的解决或将提上日程,也意味着中东整体局势正在随着“和解潮”的推进而走向缓和。
4月18日,叙利亚总统阿萨德欢迎来访的沙特外交大臣本·法尔汉
叙利亚,阿拉伯主义跳动的心脏
叙利亚曾被称为“阿拉伯主义跳动的心脏”,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统而成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国家,从地理位置上看,叙利亚地处小亚细亚半岛与阿拉伯半岛之间,位于地中海、红海、黑海、里海、波斯湾的“五海”的中心地带,是中东腹地的十字路口。
从文明历史来看,叙利亚扼守尼罗河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的必经之路,古代曾是定居群体与游牧人口的交汇之地,近代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的先锋堡垒。
从地缘政治来看,叙利亚地处“中东火药桶”——“新月地带”,而且是所谓“什叶派之弧”的中枢力量,巴以冲突、伊拉克重建、反恐斗争、伊朗核谈判等中东热点问题均与叙利亚密切相关。
因此,自“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叙利亚问题成为各方域外势力插手中东事务的重要抓手,这加剧了中东地缘政治和安全秩序的碎片化、阵营化。各方力量围绕推翻阿萨德政权和支撑阿萨德政权进行了激烈博弈,一方面,沙特、伊朗和土耳其等域内大国借机争夺地区影响力;另一方面,美欧俄等域外强权趁机介入叙利亚内战,资助叙利亚的叛乱运动和打击极端组织,扶植当地的伙伴和代理人,延续了叙利亚的混乱和人道主义灾难。可以说,叙利亚问题牵扯到整个地区的各方利益,几乎成为“中东问题之眼”。
美国因素:搅局与抽身
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长期采取谨慎干预态度,综合运用扶植代理人、空袭、派遣特种部队等“轻足迹”策略影响当地战局,并辅之以制裁手段向叙政府施压,试图实现低成本维护美国霸权的目标。
然而,美国干涉叙利亚内政,升级地区战争,扰乱了中东秩序,也造成了严峻的安全危机和人道主义灾难,长年累月的经济封锁也让叙利亚日益凋敝的经济民生雪上加霜。
当前,美国并不希望叙利亚同阿拉伯世界关系解冻。随着叙利亚长期陷入难解僵局,美国在叙利亚也面临进退两难。一方面,美国在叙利亚有着重要的能源和地缘政治利益,另一方面,随着巴沙尔政权的巩固,美国持续投入资源并不能带来预期的效果。叙利亚重新融入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与安全秩序,是美国并不情愿看到的结果,因为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巴沙尔的反美韧性,而且意味着美国将不得不面对过去策动反巴沙尔运动所付出的隐没成本。
标签: